"黄体期促排能取到好卵子吗?"
"听说这个方案成功率不如常规促排?"
许多试管妈妈在面临黄体期促排方案时,总会有这样的担忧。黄体期促排(LPS)作为辅助生殖技术(ART)的一种补充方案,黄体期促排成功率和卵子质量是许多患者关注的重点。
黄体期促排的成功率
1. 获卵数 vs. 卵泡期促排
✅ 增加获卵机会:
- 对于卵巢低反应(POR)患者,黄体期促排可额外获得 20%~40% 的卵子(与卵泡期促排叠加)。
- 例如:卵泡期获卵3个 + 黄体期再获卵2~3个 → 总卵子数提升。
❌ 不适用于高反应人群:
- 卵巢储备正常者(AMH>1.1 ng/mL)通常不需要黄体期促排,常规方案已足够。
2. 受精率 & 胚胎形成率
- 受精率:与卵泡期促排无显著差异(约70%~80%)。
- 优质胚胎率:部分研究显示稍低,但整体可接受(约30%~50%)。
3. 妊娠率(冻胚移植)
- 临床妊娠率:约 40%~50%(与卵泡期促排相似)。
- 活产率:与常规促排无统计学差异,但需更多大样本研究支持。
黄体期促排:卵子质量真的不如常规方案吗?
卵子质量的科学真相
- 成熟度对比:研究显示,黄体期促排获得的卵子成熟率(MII卵子)与常规方案无显著差异(约80%-85%)。
- 受精率:黄体期促排的受精率与常规方案相当(约70%-75%),表明卵子质量不受周期阶段影响。
- 胚胎发育潜力:临床数据显示,黄体期促排的优质胚胎率(Grade 1-2)可达50%-60%,与卵泡期促排相近。
生殖专家提到过"黄体期促排的卵子并非'次品',而是利用了月经周期中原本可能被浪费的卵泡。只要激素调控得当,卵子质量完全可以达到理想水平。"
根据2023年《人类生殖》期刊的Meta分析:新鲜周期移植黄体期促排的临床妊娠率约45%-55%,与常规方案(50%-60%)接近。冻胚移植(FET)由于黄体期促排常采用全胚冷冻策略,冻胚移植的成功率甚至可能更高(因内膜准备更充分)。
相关问题
Q1:黄体期促排的卵子会不会"老化"?
A:不会!卵泡发育从原始卵泡到成熟约需85天,黄体期促排的卵子仍处于正常发育阶段。
Q2:多次黄体期促排会降低卵巢功能吗?
A:现有研究显示,合理间隔的促排(≥1个月经周期)不会加速卵巢衰退(附参考文献[1])。
Q3:为什么我的医生不建议黄体期促排?
A:该方案更适合特定人群(如卵巢低反应者),常规方案反应良好者无需调整。
每颗卵子都是希望的种子,而黄体期促排正为更多妈妈打开"好孕"之门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