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体期促排(Luteal Phase Stimulation, LPS)主要适用于特定人群,尤其是卵巢储备功能下降、常规促排效果不佳的患者。以下是适合黄体期促排的几类试管患者。
1. 卵巢低反应(POR)患者
特点:
- 卵泡期促排获卵数少(通常<3~4个成熟卵泡)。
- AMH低(<1.1 ng/mL)或基础FSH高(>10 IU/L)。
- 既往常规促排周期失败(如拮抗剂/长方案效果差)。
适用原因:
- 黄体期仍可能存在未发育的小卵泡,可二次刺激增加获卵机会。
2. 紧急生育力保存(如癌症患者)
特点:
- 需尽快冻卵/冻胚(如化疗前时间紧迫)。
- 无法等待下个月经周期。
适用原因:
- 黄体期促排可缩短等待时间,在1个月经周期内完成两次取卵(卵泡期+黄体期)。
3. 卵泡发育不同步的患者
特点:
- 卵泡期促排时,部分卵泡成熟,但仍有小卵泡未发育完全。
适用原因:
- 黄体期可继续刺激残留小卵泡,提高卵子利用率。
4. 反复IVF失败(尤其获卵少)
特点:
- 多次试管周期中,卵子数量不足或胚胎质量差。
适用原因:
- 黄体期促排可增加获卵数,提高可移植胚胎的机会。
5. 高龄或卵巢早衰(POI)患者
特点:
- 年龄>35岁,卵巢储备下降。
- 卵巢早衰(FSH>25 IU/L,AMH极低)。
适用原因:
- 黄体期促排可“捡漏”残留卵泡,提高试管成功率。
不适合黄体期促排的人群
- 卵巢储备正常或高反应者(常规促排即可,无需黄体期促排)。
- 黄体功能不全者(孕酮不足,可能影响卵泡发育)。
- 子宫内膜异位症/腺肌症患者(可能影响内膜容受性)。
- 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(如乳腺癌、卵巢癌,需谨慎)。
黄体期促排适合谁?
人群 | 适用原因 | 预期效果 |
---|---|---|
卵巢低反应(POR) | 卵泡期获卵少,黄体期可再促排 | 增加获卵数,提高胚胎机会 |
癌症患者(紧急冻卵) | 时间紧迫,1个月经周期两次取卵 | 缩短治疗时间 |
卵泡发育不同步 | 利用残留小卵泡 | 提高卵子利用率 |
反复IVF失败 | 常规方案效果差,尝试新策略 | 可能改善胚胎数量和质量 |
高龄/卵巢早衰 | 卵巢储备极低,需最大化利用卵泡 | 增加试管成功概率 |
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?
建议咨询生殖医生,结合以下检查评估:AMH、FSH、AFC(基础卵泡数),既往促排反应(获卵数、胚胎质量),激素水平(黄体期孕酮是否稳定)。
如果符合上述条件,黄体期促排可能是提高试管成功率的有效策略!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