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排期间要做几次B超和抽血?主要看哪些指标?

提问时间:2025-07-14· 149浏览· 点赞人数23

促排期间要做几次B超和抽血?主要看哪些指标?

促排卵期间,B超和抽血是医生动态评估卵巢反应、调整治疗方案的核心手段,其频率和指标直接关系到促排效果与安全性。

促排期间的B超和抽血监测安排

促排卵过程中,医生主要通过B超和抽血来评估卵泡发育和激素水平,确保治疗安全有效。具体监测频率和指标如下:

1. 监测次数及时间安排

(1)B超检查总计约4~6次B超(具体因人而异)。

  • 基础检查(月经第2~3天):确认卵巢无囊肿,窦卵泡数量(AFC),子宫内膜厚度。
  • 促排第5~6天:首次监测,观察卵泡是否开始发育。
  • 促排中后期(第8~12天):每 1~3天 一次,临近取卵可能需每天监测。

(2)抽血检查总计约3~5次抽血。

  • 基础激素(月经第2~3天):FSH(卵泡刺激素)、LH(黄体生成素)、E2(雌二醇)、P(孕酮)。
  • 促排中后期:主要测 E2(雌二醇)、LH、P,每 1~3天 一次,与B超同步。

2. 主要监测指标及意义

(1)B超关键指标

指标正常范围意义
卵泡大小成熟卵泡 18~20mm判断是否可打夜针(HCG)
卵泡数量根据方案,通常 5~15个避免OHSS(卵巢过度刺激)
子宫内膜取卵前需 8~14mm影响胚胎着床

(2)抽血关键指标

正常变化趋势异常风险
E2(雌二醇)随卵泡生长稳步上升(成熟期约200~300pg/mL/卵泡)过高→OHSS风险;过低→卵泡发育不良
LH(黄体生成素)保持稳定,突然升高可能提示提前排卵早发LH峰→卵子质量下降
P(孕酮)促排早期应<1.5ng/mL,后期轻微升高过早升高→内膜提前转化,影响胚胎着床

3. 注意事项

  • 一定要严格按时监测,错过关键检查可能导致周期取消。
  • 不同医院流程差异:部分生殖中心采用“全程B超”或减少抽血次数(如仅测E2)。
  • 自行注射仍需返院:即使能自己打促排针,也必须按医嘱复查。

促排期间约需 4~6次B超 + 3~5次抽血,医生会根据卵泡和激素动态调整方案,确保安全取到优质卵子!
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