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试管婴儿促排中,“微刺激”常让患者好奇:它究竟“微”在何处?其实,这一方案的核心正是通过极低剂量的药物温和唤醒卵巢,以最小干预实现精准促排。
"微刺激"的具体含义
1.药物剂量小:
每日促排药物(如克罗米芬、来曲唑或低剂量促性腺激素)用量通常仅为常规方案的1/3~1/2(例如:每天注射Gn
75-150IU,而常规方案可能需225-450IU)。
关键区别:避免大剂量药物对卵巢的过度刺激,减少身体负担。
2.目标卵子数少:
微刺激方案通常仅追求获取1-3枚成熟卵子,而非常规方案的8-15枚,更注重卵子质量而非数量。
3.模拟自然周期:
通过小剂量药物轻微放大卵泡发育信号,保留部分体内激素自然调控机制,减少外源性激素干预。
微刺激为什么剂量要"小"?
适应人群特点:
主要针对卵巢储备下降(如AMH低、高龄)或既往大剂量促排反应不佳的患者。这类患者卵巢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,大剂量药物可能无效或增加风险(如卵泡早排、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)。
减少副作用:
小剂量可降低OHSS风险、避免激素水平剧烈波动(如E2过高),同时减轻经济负担(药物成本低)。
微刺激方案的药物组合
虽然剂量小,但药物选择灵活,常见组合包括:
- 口服药物:克罗米芬(CC)、来曲唑(Letrozole)——抑制雌激素反馈,促进内源性FSH分泌。
- 低剂量注射药:尿促性素(HMG)或重组FSH(如果纳芬)——直接刺激卵泡生长。
- 拮抗剂:必要时添加GnRH拮抗剂(如思则凯)防止提前排卵。
举例:一个典型微刺激方案可能是:月经第3天开始口服来曲唑5天+每日注射HMG 75IU。
微刺激方案与"常规方案"的剂量对比
项目 | 微刺激方案 | 常规长方案/拮抗剂方案 |
---|---|---|
每日Gn剂量 | 75-150IU | 225-450IU |
用药天数 | 5-8天 | 10-14天 |
目标卵子数 | 1-3枚 | 8-15枚 |
E2峰值水平 | 通常<1000 pg/ml | 可能>3000 pg/ml |
“微刺激”的“微”体现在低剂量、低干预、低风险,但通过精细化用药仍可达到“少而精”的促排效果。其核心是平衡疗效与安全性,尤其适合卵巢功能减退的患者。具体剂量需由生殖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