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刺激试管方案凭借“低剂量促排、温和刺激卵巢”的特点备受关注,它与常规试管的高强度促排形成鲜明对比,二者在药物剂量、适用人群及风险收益等方面差异显著。
微刺激促排卵药物用量不同
1.微刺激试管
使用 小剂量口服药(如克罗米芬、来曲唑)或低剂量注射药(如FSH/HMG),刺激卵巢产生少量卵子(通常1-3颗)。
药物剂量仅为常规试管的1/3至1/2,对卵巢的刺激更温和。
2.常规试管
采用 大剂量激素注射(如果纳芬、普利康等),促使卵巢同时发育多个卵泡(通常8-15颗)。
药物剂量高,卵巢过度刺激风险(OHSS)较大。
微刺激方案适用人群不同
1.微刺激试管更适合
高龄女性(如35岁以上,卵巢储备下降)。
卵巢功能减退、AMH低或既往常规促排反应不佳者。
有OHSS高风险(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)。
希望减少药物副作用或经济负担较低的患者。
2.常规试管更适合
卵巢功能正常、需一次性获取较多卵子以提高胚胎选择机会。
需进行基因筛查(PGT)或多次移植的患者。
微刺激方案治疗周期与流程
1.微刺激试管
周期短:通常8-10天完成促排,用药时间短。
取卵数少:可能需多个周期累积胚胎(如“积胚”策略)。
自然周期兼容:部分方案接近自然周期,内膜容受性可能更好。
2.常规试管
周期长:需10-14天促排,可能需降调节(如长方案)。
单周期取卵多:可一次性获得较多胚胎,减少周期次数。
微刺激方案成功率和风险
1.成功率
微刺激单周期成功率略低(因卵子和胚胎数少),但累积周期成功率(多次取卵)可能与常规试管接近。
常规试管单次成功率较高(尤其对年轻患者),但可能因过度刺激影响胚胎质量或取消移植。
2.风险
微刺激:OHSS风险极低,药物副作用小(如腹胀、头痛轻微)。
常规试管:OHSS、卵巢扭转风险较高,可能出现激素相关不适(如情绪波动、乳房胀痛)。
费用差异
- 微刺激:单周期费用较低(约常规试管的1/2-2/3),但可能需要多个周期。
- 常规试管:单次费用高(因药费占比大),但可能一次成功。
试管促排方案的选择建议根据生殖医生的评估(如激素水平、AMH、窦卵泡数)和个人需求综合决定。两种方案无绝对优劣,只有更适合个体的情况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